色彩风格

冤家宜解不宜结

【字号:    】        时间:2025-08-25      

        本网讯(通讯员 郑军 黄今)7月9日,王爹爹和李婆婆两家人走进湖北省宜昌市三峡坝区人民检察院调解室,在检察官的主持下开展调解。调解伊始,检察官便开门见山:“冤家宜解不宜结,今天我们本着实事求是化解矛盾的原则,希望大家坦诚沟通。”检察官从法理人情入手,耐心倾听双方诉求,引导当事人换位思考。双方矛盾其实并不突出,数月前因为一次误会,50多岁的王爹爹和60多岁的李婆婆从言语争执升级为肢体冲突。王爹爹伸手上前,李婆婆用手中工具击打王爹爹,情绪激动的王爹爹将其推倒在地。

经鉴定,李婆婆右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构成轻伤一级。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后,承办检察官发现,王爹爹自愿认罪认罚,愿意赔偿损失,态度较好;而受害人李婆婆也表示愿意谅解。为彻底化解矛盾,检察官决定以调解为契机,推动双方达成和解。调解现场,当王爹爹提出只能给较少赔偿时,李婆婆家属情绪激动表示“我们本来开始就不图赔偿,打了人你只有去坐牢!”“我也是学过法律的,王爹爹你就算这会不赔偿,后面民事也还是要赔偿的。”李婆婆带来自己学过法律的亲属如此回应。面对僵局,检察官及时释法明理:“取得被害人谅解是酌定的从轻情节,本案既是刑事案件,也关乎两家今后的和平相处。”通过剖析案情、阐明法律观点、说明后续司法程序,检察官逐步消融了双方的对立情绪。调解中,检察官在两家协商中还敏锐捕捉到两家“居住不远、沾亲带故”的关联,巧妙借助亲情纽带缓和气氛。“我也没想到还有这么近的关系,真是惭愧。一时冲动,我确实做错了。希望您们原谅。”王爹爹的感慨让调解出现转机。检察官结合李婆婆的实际损失和王爹爹的赔偿能力,提出双方调解方案最好是实事求是、切实可行,并对相关法律规定再次释法说理。最终,双方达成赔偿协议,王爹爹当场转帐付清,李婆婆出具了谅解书。调解结束后,王爹爹一家搀扶着李婆婆,两家人和和气气地走出了检察院大门。

   “调解不是和稀泥,而是要在查明案件事实的基础上,在法律框架下寻求最优解。”检察官表示,在办案过程中,既要坚持依法办理,也要注重化解社会矛盾。通过将释法说理像绣花针一样贯穿始终,掰开揉碎讲清法律条文,让犯罪嫌疑人认识到行为的严重性,真正看清行为触碰的‘红线’、造成的危害,从内心认罪悔罪;还要帮助被害人疏导情绪、明确权利边界,帮他们抚平创伤、获得符合法律规定的合理救济,真正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为矛盾纠纷画上句号。